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的声明

header

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对

韩国家禽养殖场及野鸟发生 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出的声明

2014 1

重点讯息

1. 大部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的暴发,均与家禽养殖场系统及其有紧密关系的 “价值链”(相关服务或活动)[1]  有关。

2. 近日韩国的家禽养殖场出现 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导致家禽及野鸟死亡个案发生。

3. 疫情除了影响家禽养殖业,亦可能导致大量野鸟死亡, 当中最值得留意是有花脸鸭[2]集体死亡。

4. 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野鸟是此病毒的来源,它们应只被视为受害者,而非病毒携带者。

5. 由联合国环境署/迁徙物种公约(UNEP/CMS)[3]  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4]联合召集的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以下简称: 禽流感工作小组)[5]促请各政府部门及机构:

a. 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评估以确定病毒的真正来源,与及家禽跟野鸟之间的病毒传播机制;

b. 无论感染来源如何,应先专注处理受影响的家禽养殖场的疾病防控工作,以尽量减低疾病蔓延至其他家禽养殖场及/或野生动物的风险;

c. 确保受影响的家禽养殖场与邻近地方实施生物防护[6],以防止野生动物与养殖家禽接触;和

d. 需留意若公众注意力集中在野鸟身上,会令原本应集中用来处理疾病防控工作的力量错误地被分散,并将会对野鸟保护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及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受损。

当前情况:

据韩国相关报道,当地首个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于2014年1月16日,位于韩国全罗北道高敞郡[7],距首尔东南面300公里的养鸭场内。之后又有数个野鸟死于H5N8的个案报道。至今已有大量花脸鸭  (Anas formosa)及少量豆雁  (Anser fabilis) [8]死亡,当中部分尸体对H5N8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最少在17个家禽养殖场验出H5N8病毒,另外有大量怀疑案例正进行检测中。 超过640,000只家禽已被宰杀,之后将会有更多养殖家禽开始被销毁,数目估计超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

病毒源于何处?

直至现时为止,全球众多野鸟监察小组仍未发现过 H5N8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野鸟中。研究人员正尝试找出引起是次禽流感暴发的病毒来源。部分人士猜测此病毒是由野鸟散播,但这言论至今仍没有任何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虽然有个案显示病毒导致野生豆雁及花脸鸭死亡, 但因花脸鸭偏好混于数目由数万至数十万只野鸟组成的群落中栖息, 故此若花脸鸭是病毒来源的话,病毒理应早于这个冬季已在野鸟群中传播, 并导致更多的死亡个案发生。另外要留意的是花脸鸭早于 2013 年秋季已飞抵韩国,可是在家禽养殖场疫症暴发之前却并没有任何疫症发生的迹象。相对于在家禽养殖场及相应经济“价值链”内的养殖禽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极少在野鸟身上被验出。家禽养殖场及其经济“价值链”上的作业相信是让低致病性病毒有机会发生基因突变、然后演化成高致病性病毒,并导致病毒迅速扩散的温床。 无论是已受影响的家禽养殖场场内,还是养殖场之间一切有关家禽、禽鸟产品、从业员及用具的往来运输,与及场内的废料向周边环境外泄,均会促使病毒扩散并感染其他家禽及野鸟。

应采取什么行动?

家禽养殖场及禽鸟市场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与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9]的指引,对 H5N8疾病防控的建议执行措施均侧重于对家禽养殖场和禽鸟市场方面, 各项措施包括: 隔离、消除、严格的生物防护、清洗和消毒,以及限制贸易和运输。如果执行得宜,这些步骤将能控制疫症暴发和有效阻止病毒蔓延。

野鸟

韩国是花脸鸭及无数漂亮的野鸟的主要度冬地, 是一个世界闻名的野生动物胜地。 这让当地的野鸟和其他野生动物存在高死亡率的机会。为了保护野鸟和避免它们进一步受到病毒蔓延的影响,我们需集中力量处理家禽养殖场的疾病防控工作(特别是湿地区域),尽力减低环境受污染的机会及对野鸟带来的风险。

采取适当措施令野鸟远离受影响的家禽养殖场,例如: 减少任何能吸引野鸟的物品 (如:食物)。在有需要情况下,更要在受影响的家禽养殖场附近增加一些驱鸟装置(如:旗帜),以阻止野鸟飞近。远离受影响养殖场的地区,则应尽量减少对野鸟的干扰,使他们能继续在这些风险较低的地区内觅食及栖息。

宰杀野鸟不应视为一项疾病防控措施,因为这只是错误将视线转移、不切实际、效率低与及跟所有主要的动物卫生机构的建议相违背的做法。 这种措施亦同时违反 《迁徙物种公约》和《拉姆萨尔公约》[10]的承诺,导致违反国际公约的问题。同样地,在自然环境中(如:湿地)使用消毒剂亦是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这样不单不可能有效抵抗病毒,更会伤害野生动物和渔业。

若像过往暴发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期间,单方面地指责野鸟传入和散播病毒,只会令本应投放在疾病防控工作的力量被分散,因而令病毒蔓延的机会增加。 当考虑野鸟和禽流感的关系时,恳请各传播媒体、学者与及各健康卫生机构保持负责任的态度,在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之前,不要暗示野鸟为病毒来源。

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

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设立于 2005 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迁徙物种公约(UNEP/CMS)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召集。禽流感工作小组担任有关的组织机构所组成之网络的沟通及协调工作,并持续检讨野鸟在禽流感流行病学的角色,与及禽流感对野鸟的影响,此外,亦会基于当时现有的证据提出持平的意见。禽流感工作小组成员和观察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11]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迁徙物种公约(CMS)、拉姆萨尔公约、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议(AEWA)[12]、湿地国际[13]、野鸟及湿地信托[14]、国际鸟盟[15]、皇家兽医学院[16]、生态健康联盟[17]和国际狩猎和野生动物保育委员会[18]。

延伸数据

1.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2.     拉姆萨尔公约 (又称为湿地公约, Ramsar Convention

《拉姆萨尔手册-禽流感与湿地》 主要为湿地管理人员提供风险评估及相关的传媒响应指引等数据:

《拉姆萨尔湿地疾病操作手册》 针对性提供有关防治及控制禽流感与及其他与湿地有关的疾病议题的实用指引:

3.     由拉姆萨尔公约、迁徙物种公约与及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议组成的多边环境协议

备注:

[1]「价值链」(value chain)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3%B9%E5%80%BC%E9%8F%88

[2]  花脸鸭:英文名:Baikal teal,学名:Sibirionetta formosa

[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迁徙物种公约(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 UNEP/CMS):http://www.cms.int/about/intro.htm

[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http://www.fao.org/home/zh/

[5]  禽流感与野鸟国际科学特别工作小组(Scientific Task Force on Avian Influenza and

Wild Birds):http://www.fao.org/avianflu/en/wildlife/taskforce.htm

[6]  生物防护(biosecure):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security

[7]  全罗北道高敞郡:Gochang, Jeolla Province

[8]  豆雁:英文名:Bean Geese,学名:Anser fabilis

[9]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The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 :

http://www.oie.int/about-us/

[10]  拉姆萨尔公约,又称为湿地公约(Ramsar Convention):

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about-mission/main/ramsar/1-36-53_4000_0__

[11]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http://www.who.int/zh/index.html

[12]  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议(African-Eurasian Waterbird Agreement: AEWA) :

http://www.unep-aewa.org/about/introduction.htm

[13]  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http://www.wetlands.org/

[14]  野鸟及湿地信托(Wildfowl & Wetlands Trust):http://www.wwt.org.uk/

[15]  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http://www.birdlife.org/

[16]  皇家兽医学院(Royal Veterinary College):http://www.rvc.ac.uk/

[17]  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http://www.ecohealthalliance.org/

[18]  国际狩猎和野生动物保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Game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http://www.cic-wildlife.org/

中文翻译鸣谢:义务翻译小组组员王学思

以及感谢香港观鸟会助理经理傅咏芹小姐的大力帮助。

Comments are closed.